1949年8月
由中华邮政华中区邮政管理局发行印制票面为奥略楼图案、面值500元(旧币)的武汉解放纪念邮票面市。
1947年4月9日
武昌市政府第20次府务会议决定,募集资金搞好黄鹤楼、抱冰堂等文化古迹的修建,并制订了筹募款办法。此决定得到时任湖北省主席万耀煌的赞同。但最后建楼仍成泡影。
1946年12月6日
据《华中日报》《翻修黄鹤楼》一文载,湖北省主席万耀煌“以黄鹤楼为武昌古迹,亟宜培养,以资纪念.而增蛇山风景,前乃兴工修补现存之黄鹤楼,刻已竣事”,并指派两名工程师做好前期工作。但此事无实际措施只得不了了之。
1944年
柳亚子作诗《刘雪耘见顾,属题<黄鹤楼图>,报以一截》。其诗句“高楼黄鹤意难平”、“河山徜见澄清日”表达出诗人对武汉陷入日本侵略者之手的愤怒和解放祖国河山的决心。毛泽东对此予以“读后使人感发兴起”的极高评价。
1944年5月
陈铨创作的话剧《黄鹤楼》剧本在重庆等地印书馆印行。该剧本反映了中国空军1938年在武汉反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
1938年4月
武汉抗日文化宣传周活动期间,在黄鹤楼故址前举行了水上歌咏大游行。郭沫若主持大会,周恩来作抗战形势报告,随后由冼星海指挥齐唱抗战歌曲,怒潮般的歌声响彻武汉上空。当宣传周活动达到高潮之时,在武汉的美术工作者创作了数幅抗战宣传画、壁画和漫画,陈列在黄鹤楼故址的两侧和台阶两旁等处,吸引了众多的民众,鼓舞了民众的抗日热情。
1937年
武汉抗日群众团体在清理倾圮的岳王庙时,从瓦砾中发现镌刻有岳飞半身遗像和四言像赞诗的青石碑,并为此建立岳武穆遗像亭,极大地激发了武汉民众的抗日爱国热情。
1932年
湖北省政府主席夏斗寅邀请著名学者王葆心撰写《重修武昌黄鹤楼募资启》,公告各界,以图筹资重建黄鹤楼。但由于上年水灾和其他原因,重修计划仍为纸上谈兵。
1928年
湖北省银行发行印有同治黄鹤楼图案的钱币在市面流通。
1927年
瞿秋白随中共中央机关来到武汉,与郭沫若等人结伴登上黄鹤楼故址,不约而同地吟诵苏东坡的著名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并感叹“黄鹤楼名存实亡了。革命胜利后,一定要照原样整修重建,保存古迹”。
毛泽东在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登上黄鹤楼(实为奥略楼),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黄鹤楼》。
1922年4月
武汉绅商动议修建黄鹤楼。湖北督军萧耀南和湖北省长刘承恩将修楼一事列入议事日程,但直到1926年萧去世仍未见动工。
1921年4月
万德安等人向王占元重提修楼旧话,“要求仍取募款主义,俾得成此举”。4月6日的《大汉报》对此发表短评“武人的举动不过尔尔,现在又有人倡议重修黄鹤楼,却向军界募款,我人闻之.不免为鄂州名胜一哭”。
1919年
湖北督军兼民政长王占元欲重修黄鹤楼。到1920年3月募集修楼款银5000余两,后因兵变等原因建楼计划烟消云散。
1914年
湖北官钱局发行印有黄鹤楼图案的铜元,币值100元,“铜元壹佰枚”纸币在湖北全省流通。
1912年4月
孙中山应湖北都督黎元洪邀请,偕同汪精卫、廖仲恺、胡汉民等抵汉,在黎的陪同下游览了黄鹤楼故址。
已有账号?点击登陆
还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又想起来了 >>
旅游咨询:027-88875096
旅游投诉:027-88848188
旅游投诉:027-12301
投诉地址:(武汉市旅游局)
旅游投诉:027-68892308
投诉地址:(湖北省旅游局)
扫一扫关注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