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苑

      紫竹苑  位于蛇山南坡,在黄鹤楼东南176米、白云阁西南6米处,东毗诗碑曲廊,西临跨鹤亭。紫竹苑,原为“东山小隐”之地。清同治《黄鹄山志》记载:“东山小隐者,石城徐公之所筑也……高观山之阳构小园,肩...”
字号:
标准
  • 标准
  • 放大
  • 缩小


紫竹苑  位于蛇山南坡,在黄鹤楼东南176米、白云阁西南6米处,东毗诗碑曲廊,西临跨鹤亭。


紫竹苑,原为“东山小隐”之地。清同治《黄鹄山志》记载:“东山小隐者,石城徐公之所筑也……高观山之阳构小园,肩舆独往,时时招诸名流觞泳。康熙壬戌秋,稍加展扩,增置亭台竹树,遂移家焉,颜其堂曰东山小隐。”其实,所谓“东山小隐”乃是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湖北布政使徐惺作为隐居之用构筑的一座私人宅园。最初搭盖的房屋均为竹结构,名曰“竹园”,因依山势呈阶梯状,高低错落,隐现于山林之中,故称为“东山小隐”。康熙二十一年以后,陆续修建诸多房屋,其中有“此山”、“桂实”、“梅雪”、“翠微”四堂;石砌高台上建有“即山”、“半峰”、 “鹊巢”三楼,“止山”、“皆江”、“吸江”、“空香”四阁,“舫”、“秋”、“湮”三亭,“洗梅”、“语石”、“花影”三轩。还因树为屋,曰“树屋”。诸建筑皆南向。园主独具匠心,在“隐”字上作文章,追求“平步而登,不知其下有堂;花树茜茂,不知屋内有园”的隐景效果。园内铺廊设亭,十分精美,遍植花木,景色宜人,成为当时文人雅士流连唱和的胜地。至清末,该园逐渐荒芜。


现建筑是在原址上修建的,史书记载此地多紫竹,旧名“紫竹岭”。相传有鹤腾于紫竹间,因而得名,竹林中还有一座占刹,名“古竹林寺”,是一处幽静清雅的地方。“紫竹岭”原为古黄鹤楼附属景点之一,由于昔日连年战乱,湮没已久。为保存这一景点的名称,故将新建筑定名为“紫竹苑”。


紫竹苑是1988年利用原旧房改建的一座仿古建筑,为传统的四合院结构,占地面积1410平方米,其中:天井280平方米,内走廊91平方米,正房内圈430平方米,正房外圈570平方米,门庭为41平方米。黑瓦白墙,具有明、清建筑的风格。


 



提示信息
系统将在4秒后自动跳转,如何不想等待,直接点击这里跳转


旅游服务

T O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