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雉山先生谈柳忠秧《天下江山黄鹤楼》读后感

热点关注

作者:  |  日期:2014-06-11
字号:
标准
  • 标准
  • 放大
  • 缩小
白雉山先生,湖北鄂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顾问、武汉黄鹤楼文化顾问、华中科技大学国学院诗词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出生于诗书世家,古典文学基础深厚。15岁时便开始发表作品,数十年笔耕不辍。除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通讯、散文、学术论文和诗词楹联外,还公开出版了《汉语新诗韵》、《白雉山诗选》、《烟雨阁诗钞》、《烟雨阁楹联选集》和《名联三百副评注》等10余部专著,有的还荣获第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其诗、联、文作品除常获大奖外,还被全国近百处名胜古迹制板悬挂、刻石勒碑和选入中学教材。其事迹和作品被百余种选集及大型辞书收录,并常被聘为全国以及省市顾问和评委。我国当代著名学者郭沫若、许德珩、胡厥文、杨静仁、陈立夫、夏衍、王力、钱钟书、程千帆、胡国瑞、朱祖延、吴丈蜀等均与其多有交往,对其作品亦多有好评。转白先生一篇诗词赏鉴,更多美文请关注先生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70558851_0_1.html
 
(正文)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方方近日在微博上发文说:“我省一诗人在鲁迅文学奖省作协向中国作协参评推荐时,以全票通过,我很生气。此人诗写得很差,推荐前就到处活动。”现已挑明这位诗人叫柳忠秧。柳回应说他写的是“古诗”,方方“读不懂我的诗,没资格评论我的诗歌”,并将诉诸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已在全国传媒和文艺界议论纷纷,引人注目。
说来惭愧,笔者虽是省作协的老会员,但与方方主席从无交往,和柳先生更是素昧平生,故对‘鲁奖’的参评与否亦无意置评。但由于爱好古体诗词,又忝作黄鹤楼公园的文化顾问,故在2012年园方曾告知:“上面通知要在黄鹤楼举办一个柳忠秧长诗    《天下江山黄鹤楼》的研讨会,现将柳诗发来,请你谈点意见。”于是不揣浅陋匆忙写了几点,并在园方的专家会议上作了发言,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柳诗的“研讨会”虽未能在黄鹤楼召开而移址别处,但对作者柳忠秧及其诗作,总算是有了点印象。现将这个发言稿刊发、以就教于方家和作者。

因我孤陋寡闻,从未听说过湖北有个叫柳忠秧的诗人,除看了黄鹤楼公园转来的柳诗外,又上网查看了有关资料,对作者及其诗作才有了些了解。柳的长诗《天下江山黄鹤楼》,在2012年2月19日的《湖北日报》刊出后,“座谈会”不断召开,“评论家”的好评如潮,有些传媒也争相报道。但社会上相反的意见也不绝于耳,议论纷纭,莫衷一是。褒之者捧为“大诗”、“天诗”、“史诗”;贬之者嘲为“顺口溜”、“打油诗”、“遭殃体”,令人眼花缭乱,如入五里雾中!“文艺评论家”的评论和社会舆论的评价如此南辕北辙,大相径庭,实所罕见!平心而论,作者在当今新诗式微格律诗又不易学的情况下,能大胆探索闯出新路的精神是可嘉的,但若捧为“天诗”、“史诗”却言过其实了。其实,柳诗的毛病甚多,这里仅以其代表作《天下江山黄鹤楼》为例简述如下:

1、柳氏自称其诗作为“古诗”,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即格律诗),亦指古风。但从句式、修辞、押韵上看,柳诗既不是古风、骚体,更不是格律诗。在网上查看了作者的一些诗作中,不是标明“古风”,就是“骚体”,没有一首格律诗,说明他并不懂平仄格律。但也不是现代的白话新诗,完全没有新诗的韵味,只能算是“顺口溜”、“打油诗”了。
2、写诗应“言必己出”,直抒胸臆。但此诗抄录古人的成句太多,有的是原句照抄,有的是变相抄录。如“茫茫九派”、“天下江山”、“千古风流”、“以武而昌”、“一桥飞架”、“九省通衢”、“昔人已去”、“此地空余”、“晴川历历”、“芳草凄凄(应为‘萋萋’)”、“西望长安”、“孤帆远影”、“白云千载空悠悠”、“凤去台空江自流”、“烟花三月下扬州”、“一鞭直渡清河洛”、“灰飞烟灭谈笑间”、“缔造皆从江汉始”、“葬我高山望大陆”、“指点江山起宏图”等等。一首诗中抄录拼凑了这么多别人的成句,古今罕见!虽看似七宝楼台,眩人眼目,名句罗列,气势恢弘,但却有言之无物的“假大空”之嫌!势柳忠秧的、骚体,更不是排律的
3、语言罗嗦重复,味同嚼蜡。如“ 天下江山”、“天下绝景”、“融领天下”、“自君天下”、“自由天下”,“好江山”“ 天下江山”、“指点江山”,“一楼九水”、“九省通衢”、“通纳九州”,“ 几番风雨”、“几多悲愁”、“几度春秋”、“兴亡几度”,“ 柳郎唱楚歌”、“柳郎踏仙游”、“孤野再登临”、“孤野独吟哦”……翻来覆去,如炒现饭,令人大倒胃口!
4、引典张冠李戴,与主题无关。有些是信手拉来,与黄鹤楼毫无关系。如“以武而昌”、“ 周瑜设宴”,都是古代武昌(今鄂州市)的典故。“葬我高山望大陆”是于右任在台的怀乡之作,于系陕西人,与黄鹤楼有何关系?又如“杨慎叹兴亡”,明代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著名“临江仙”词,和黄鹤楼又有何瓜葛?此例尚多,兹不赘举。
5、诗是形象思维,但谋篇布局都要讲逻辑性,即起承转合。绝不可杂乱无章,前面说了后面又说,重复罗嗦。而此诗前面说了“茫茫九派”,后面又说“一楼九水”;前面说了“天下江山,聚斯一楼”,后面又说“天下江山唯斯楼”;前面说了“ 游必于斯,宴必于斯”,后面又说“登斯楼,吟斯楼”和“歌斯楼,哭斯楼”;前面说了“两江三镇”,后面又说“一城三国”……颠三倒四,杂乱无章!
6、诗的语言贵清新典雅,艺术感人。而此诗中的“ 一十八载”、“八十三岁”、“ 数十年间”等词句都俚俗不堪,毫无艺术可言。
7、词语生造,令人费解。如“四边八角”、“ 一城三国”,“一楼九水”,“雄楚雄天”、“荆山荆野”、“孤野再登临”、“孤野独吟哦”等,都不知所云!
8、诗中错别字错得离谱,令人惊讶!如“碧水东徊”的“徊”,应是“洄”字之误,“洄”,是水流回旋;而“徊”是徘徊,指人行走时犹疑不决。这些字义,在小学生字典中都可查到。至于“芳草凄凄”就错得太笑话了!崔颢的名句“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妇孺皆知都耳熟能详的。“萋萋”是指草的茂盛貌;“凄凄”是指人的凄凉感。两者词义风马牛不相及,怎么会错成了“芳草凄凄”呢?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发言稿是两年前应黄鹤楼园方之嘱写的,因时间仓促和囿于水平,恐于柳的“古诗”也有没有“读懂”之处,谬误定必不免,敬祈读者、方家和作者不吝赐教为盼!
(2014年6月于汉上烟雨阁)
 
附:天下江山黄鹤楼
作者:柳忠秧  刊于 2012-02-19 湖北日报
     茫茫九派, 天下江山,聚斯一楼;
    浩浩洪波, 四海舟辑,东向吴楚。
    巴山群峰, 潇湘云水,几度春秋;
    烟波起处, 几番风雨,千古风流。
    以武而昌,临江筑楼,山川险阻;
    瞭望戍守, 长烟落日,苍茫孤舟。
    官商行旅,迁客骚人,心殇情留;
    游必于斯,宴必于斯,脍炙人口。
    荆楚腹地,天下绝景,锦绣全收;
    平野湖沼,两江三镇,潮涌矶头。
    屡建屡毁, 兴废相连,几多悲愁;
    孤立千岁,雄据龟蛇,歌哭神州。
    昔人已去,此地空余,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芳草凄凄,日暮乡关冷月浮。
    西望长安,碧水东徊,东风杏雨泪长流;
    玉笛声碎,梅花渐落,江城五月伤春柳。
    孙权争霸,兴亡几度,吴宫花草埋古丘;
    周瑜设宴,大浪淘沙,波涛饮尽击兜鍪。
    崔颢凛风骨,雄浑高古,一人诉尽千年愁;
    太白乘仙风,搁笔惊呼,凤去台空江自流。
    浩然西辞去,孤帆远影,烟花三月下扬州;
    乐天思淼茫,雾深霜冷,醉来堪赏管弦秋。
    贾岛登高槛,孤魂野水,空使含晴对余晖;
    仙道传神奇,与民同欢,黄鹤起舞不独乐。
    放翁听长笛,裂石穿云,苍龙阙角天音合;
    武穆驾长车,踏破贺兰,一鞭直渡清河洛。
    杨慎叹兴亡,多少英雄,灰飞烟灭谈笑间;
    居正望仙阁,飞雪落远,夜深高咏独鸣舷。
    一十八载,劳歌作楚人,缔造皆从江汉始;
    一枪射落,皇冠飘然去,首义创建真共和。
    辛亥洒碧血,义无反顾,牺牲只为造民国;
    右任望故乡,永不能忘,葬我高山望大陆。
    数十年间,诗人酹滔滔,指点江山起宏图;
    八十三岁,润之为楚雄,开疆拓土鼎国祚。
    四边八角,四面八方, 雄楚雄天何其宽;
    一城三国,一楼九水, 荆山荆野波光烂。
    一桥飞架,九省通衢,龙腾虎跃好江山;
    融领天下,通纳九州,大江壮美大武汉。
    登斯楼,吟斯楼,天下江山唯斯楼;
    歌斯楼,哭斯楼,把酒还说万古愁。
    醉抚江城,柳郎唱楚歌,人有悲欢心忧乐;
    擎风长啸,孤野再登临,自君天下巡江河!
    生死穿越,柳郎踏仙游,轻拨浮云迎海日;
    春潮再起,孤野独吟哦,自由天下骑黄鹤!
提示信息
系统将在4秒后自动跳转,如何不想等待,直接点击这里跳转


旅游服务

T O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