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晚,由武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武昌区委区政府、武汉广播电视台(集团)共同主办,武昌区委宣传部、武昌区文明办、武昌区文体旅游委、武汉广电天汉传媒、黄鹤楼公园管理处等单位共同承办的“黄鹤在此咏经典——2018武汉国际旅游节暨中秋诗词歌会”在武汉黄鹤楼公园如期举行。武汉市相关领导、美国驻汉总领事等外国驻汉机构代表、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以及爱好古典诗词的武汉市民一同领略江城的诗词之美,共度中秋之夜。
当晚大咖云集,节目精彩纷呈。青年歌唱家、青歌赛铜奖获得者万莉打头阵,演唱苏轼经典名作《但愿人长久》;演奏艺术家许见君数次登台,表演埙和洞箫等传统乐器;何祚欢朗诵的古诗《鄂州南楼》,韵味悠长,且以洞箫和之,正合诗中“谁将玉笛弄中秋“的情境;周锦堂化身“武汉城市之父”张之洞,朗诵《黄鹤楼太白堂》,展现了一代名相的气魄和风采;鄢继烈的《水调歌头·游泳》,让人感受到毛主席当年横渡长江的大气豪迈。在本次中秋诗词歌会中,导演组全面梳理了歌咏江城武汉的历代诗篇,将这些流传了千百年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类别的诗词,配上富有感染力的吟诵、量身定做的旋律,以及精心设计的舞美,让它们在舞台上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除了经典诗词的吟诵,更值一提的是嘉宾的精彩点评。中秋诗词歌会请来三位重量级专家、学者进行点评和解读,他们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中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以及青年作家、文化评论家沈嘉柯。何祚欢深谙武汉市文史民俗,语言风趣幽默,他对武汉尤其是武昌的历史文化掌故娓娓道来;王兆鹏研治词学,着眼于诗词的格律之美、意境之美;沈嘉柯则以符合现代人审美心理需求的全新视角,对经典诗词进行生动活泼的解读。文学专家现场分享诗词文化知识,挖掘诗词背后的故事和人文内涵,城市史研究专家结合诗词讲述城市发展历史,传递思想观念。
对于观众而言,围坐一桌,喝茶赏月,和诗以歌,浅吟低唱,正应了那句古诗的意境,“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秋之夜,让我们一同鉴赏感受武汉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一同领略江城武汉的诗词之美。